◇◇新语丝(www.xys.org)(newxys3.com)(xys10.dxiong.com)◇◇

  就饶毅举报裴钢论文造假致饶毅的信件

  饶毅博士:

  我对您针对裴钢博士及其同事1999年在PNAS上发表的论文提出指控却没有认
真阅读相关科学文献感到非常震惊。作为一名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哈佛大学
受过正规科研训练的科学家,您的指控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没有对进行指控的
动机进行解释或证明。

  为了支持裴钢博士的科学科研成果,请您参考近几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
究成果工作。我们的研究结果已经以“Non-full-length Water-Soluble 
CXCR4QTY and CCR5QTY Chemokine Receptors: Implication for Overlooked 
Truncated but Functional Membrane Receptors” 为题,2020年报道发表在
Cell子刊iScience(Cell Press)上。我们的论文不仅证实了凌堃等人1999年报道
在PNAS 上的“Five-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sufficien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工作中报告的结果,也明确地表明,只有2个或3个跨膜
片段的CXCR4和CCR5突变体能够显示出配体结合活性、能够定位到细胞质膜上、
并能够进行细胞信号转导。我们的数据以及其他人研究组的工作都直接支持了凌
堃等人在其1999年PNAS论文中的结论。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工作完全是从迥异的
研究角度对相同的蛋白质进行的。

  看来您也没有关注到Helen Wise博士的综述论文,“ G蛋白偶联受体的高度
截短的剪接变体所起的作用”。J. Mol. Signal., 7, 13 (2012)。在这篇综述
文章中,Wise博士列出了许多此类截短但具有功能正常的受体。令人惊讶的是,
您竟然可以在完全不阅读文献的情况下提出了如此严重的指控。

  您在不熟悉相关科学文献的情况下提出的指控,在科学和伦理上都是完全不
负责任的。作为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哈佛大学受过训练的科学家、华盛顿大
学和西北大学的教授,您理应知道,任何指控都必须基于有效的科学证据。您鲁
莽的指控,对于被指控者,尤其是年轻科学家的科学声誉和科研生涯造成极大损
害。

  我认为您的指责完全没有道理,您必须真诚地向裴钢博士及其同事道歉。

  有据可查的科研不当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科学声誉和世界地位,但是,所
有指控和指控都必须基于事实。我全力支持在中国各个层面将学生和院士的科研
不当行为斩草除根。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

  张曙光博士

  附:
  正式举报林-裴 (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

  裴钢主任

  欧阳钟灿、翟明国副主任 

  丁汉等委员

  兹正式、公开举报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
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这篇文章于1999年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Ling K, Wang P, Zhao J, 
Wu Y-L, Cheng Z-J, Wu, G-X, Hu W, Ma L and Pei G (1999) Five 
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sufficien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6:7922-7927.

  以下简称该文为“林-裴 (1999)”。

  这是本人第一次向中国科学院举报该文涉嫌不端,也是本人第一次正式向任
何机构举报该文涉嫌不端。

  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公认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七重跨膜蛋白。几百个
GPCRs都是这样的。1999年全世界科学界是这样公认的,2021年全世界科学界还
是这样公认的。这二十一年来,全世界全部教科书没有一本因为 “林-裴 
(1999)”论文而改变共识。

  具体被批评的是, “林-裴 (1999)”论文在图3、4、5中显示CXCR4和CCR5
两个GPCRs可以只要五重跨膜就能够起功能。对于全世界的共识(七重跨膜起功
能)来说,这一发现,如果是正确的,是非常大的突破。因此不可能没有人试图
重复。

  对于一个重要突破是否能够重复,是验证其可靠性的关键。在“林-裴 
(1999)”论文发表21年·之后,没有任何实验室发表了能够重复这些结果的论文,
也就是证明了CXCR4和CCR5两个GPCRs只要五重跨膜就能起功能作用。

  其中,裴钢实验室就没有发表重复自己工作的论文。

  在2020年12月4日上午上海徐汇区的一个法庭上,裴钢承认,他实验室还有
第二篇文章,证明CXCR4和CCR5两个GPCRs可以只要三重跨膜、一次跨膜就能够起
功能。这一承认可以通过法庭录像证明。

  如果CXCR4和CCR5可以不用七重跨膜,只要三重或一次跨膜就起作用,这是
生物学界的天方夜谭。事实上,在我当年指出他实验室结果不能之后,裴钢自己
也不敢相信,从而不敢发表所谓第二篇论文。他现在在法庭上声称不记得我告诉
他我实验室重复了他实验室的工作,那么怎么解释我会知道他有第二篇、没有发
表的文章?

  在2020年12月4日法庭上,因为我指出全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够重复他实验室
1999年的结果,裴钢用这篇没有发表的文章作为有人重复了的“林-裴 (1999)”
的证据。

  那么现在就容易验证裴钢是否撒谎:如果他相信第二篇文章,里面既验证了
五重跨膜的CXCR4和CCR5能起功能,又发现了CXCR4和CCR5三重跨膜和一次跨膜就
能起功能,那么他应该发表这篇论文,而不是不敢发表。Cell Research(《细
胞研究》)就是他主编的英文杂志,现在还有1999年没有的PLoS One等不用同行
评审的杂志,也很容易发表。他应该发表出来。

  裴钢如果大大方方把第二篇文章公布于众,我也认为他真相信他的实验室没
有人造假。如果裴钢不敢发表他本人已经当庭承认的第二篇文章,有理由推测他
自己就怀疑自己实验室有人造假。

  如果裴钢继续坚持自己实验室的论文没有学术不端,不用听信裴钢或我个人
任何一方的意见,按照国际金标准,非常简单:重复实验,如果能够验证就可以
还裴钢实验室一个清白。

  中国科学院道德委员会,不用采信任何个人观点看法,应该请第三方重复
“林-裴 (1999)”论文。

  如果“林-裴 (1999)”论文的结果可以被中国科学院道德建设委员会邀请的
第三方严格重复,那么饶毅就应该公开道歉。

  如果“林-裴 (1999)”论文是错误的,那么就应该按国际惯例,由裴钢致信
《美国科学院院刊》提出撤销论文。

  澄清GPCR到底是七重跨膜还是五重跨膜、三重跨膜、一次跨膜起功能作用,
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教育生物学和医学的学生有普遍意义。所有教科书,包
括所有中文教科书的标准内容认为GPCRs是七重跨膜起作用。如果裴钢坚持错误,
那么就导致中国所有老师在教这一部分内容时的难堪:是按世界标准继续教七重
跨膜,还是按中国裴钢一个实验室、“林-裴 (1999)”一篇论文教学生说GPCR是
五重跨膜。

  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饶毅

  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 晚10:25分      

(XYS20210121)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3.com)(xys10.dxiong.com)◇◇